【党史故事微课堂】得民心者得天下
来源:岳阳市教育体育局   2021-05-06 11:39
浏览量:1 | | | |

党史故事分享人:中共岳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一支部委员会  周瑾

故事梗概

山河辽阔,盛世繁华。余纵观悠悠华夏五千年,于历史的尘隙中悄然追寻,论古今成败之说,无非英雄末路成王败寇。这个中缘由,却始终逃不开这“民心”二字。

荀子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往今来,上溯远古神农遍尝百草,下至当代社会脱贫攻坚,无一不是安定民心的重要举措。以史为鉴,秦皇汉武截然不同的结局,都在叙述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的论断。时至近代,以民众为圆心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在形势惨淡的年代,具有无比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天宝,他本只是一名出生在四川省马尔康县党坝乡的普通民众。作为兄长,他幼时便进入寺院当了喇嘛,平淡的生活一眼便可望到头。但就在1935年,他的人生出现重要转折。那一年,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转移到阿坝地区一带,等待同中央红军会师。“方头圆脑”,“灭族灭教”,“共产共妻”……国民党散布的谣言,在藏民中引起极大的恐慌,他们对红军误会重重,纷纷逃到山上藏了起来。桑吉胆子虽大,可无奈于老喇嘛心里没底,也让桑吉随大家躲上山去。

藏民们在树林的掩护下,偷偷观察着红军,看他们到底有没有三头六臂。然而,他们发现这支队伍和国民党兵截然相反:不仅不进寺院,不住民房,对藏民态度还非常友好,尽管语言不通,却笑嘻嘻打着手势同藏民交流,把土司头人的东西分给穷人。胆子大些的年轻人,蹑手蹑脚摸下山,慢慢试着接触红军。他们惊奇地发现,同国民党宣传的恰恰相反,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处处为穷人着想。渐渐地,红军受到了藏民的欢迎,有人送茶水,有人送鸡蛋,还有人强烈要求参加红军。

看到朋友参加了红军,穿上军装很神气。18岁的桑吉也心动了。他们能当红军,我为什么不能当红军呢?他没有同父母商量,便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参加红军不久,他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藏族党员。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党校见到了他,兴致很高,对桑吉说:“长征时我到过你的家乡,那里的藏族同胞对长征的胜利是有贡献的。汉族有句话叫‘物华天宝’,和你那个‘桑吉’差不多。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

从此,这个幸运吉祥的名字便伴随了天宝一生。

党史感悟

这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反映了红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三大远征之首。这次长征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地上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天上有飞机轰炸,红军的装备、后勤保障奇差无比,却要过草地、爬雪山、吃野菜、啃皮带,挑战一个又一个生理极限,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究其原因,因为红军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支持,军民鱼水一家亲,红军长征是战略转移,是播种机,也是宣传队,红军每到一个地方,“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拯救民族危亡,重整祖国河山,解除苍生苦难,增加人民福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百姓投桃报李,也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尽管因战事频繁红军迅速减员,但是不断有穷人加入红军队伍,从而确保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生动写照,中国早在春秋战国就孕育了民本思想,并不断的传承创新。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和近现代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中国历史的延续轨迹,就是对此论断的最有力证据。

而今,中华民族已自信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越是稳定的社会越少不了民众的凝聚与认同感,这又何尝不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呢?试问又有哪一个国家的政民关系能做到如此?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无论是抗疫严峻形势下的有效领导,还是扫黑除恶、脱贫攻坚战中的正确部署,中国共产党不论何时都以人民为第一考虑对象。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如此想来,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实属必然。

(周瑾,中共党员,岳阳市教科院兼职历史教研员、岳阳市高中历史学科核心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