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民办教育协会
事由的提出
我市民办教育机构庞大。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275个,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9所,普通高中5所,初中6所,小学10所,幼儿园920所,培训机构315个,现有专职教师10153人,按个数占全市学校数的52%,名副其实的半边天。投入多。全市民办学校占地面积5117亩,校舍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9亿多元,投资过百万的学校(幼儿园)500多所,过千万的学校(幼儿园)50所。贡献大。近十年来,民办学校先后盘活闲置国有资产80多万平方米,吸纳5000多名大学生就业,为200多名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培养各类职业人才40多万名,为各类普通高校输送人才15000多名,为26000多名因为学位限制面临失学的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在“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下,我市先后涌现了知源中学、岳州中学(高中)、弘毅中学、湘阴城东实验学校(初中)、华夏幼儿园、蓓蕾幼儿园(幼儿园)、华洋培训舞蹈学校、华艺艺术培训学校(培训类学校)等一批省、市享负盛名的民办教育机构。
当前,尽管党和政府重视民办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民办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提高民办教育占国民教育的比重”等,尽管我市民办学校的发展来势很好、劲头很足,但发展中,民办教育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还是不少,特别是师资队伍稳定成为制约民办学校发展后劲的强大瓶颈,为此,市民办教育协会张治雄会长的带领下,教育局刘志高副局长、民办科以及部分专家代表一行13人,于2013年7月3-4日赴我市扶持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较好的湘阴县开展调研。
调研方式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湘阴县知源中学、湘阴县城东学校、湘阴县小天鹅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召开了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办教育座谈会,听取了县四大家领导及县编委、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物价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具体介绍,走访了部分学生家庭。
湘阴支持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做法
湘阴现有民办高中一所、初中一所,两所学校共有在籍学生 5324名,应配老师410名,实有老师418名,其中182名老师由教育局派遣,具有事业编制,占实有老师数的44%。
湘阴县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带编教师40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分配给民办学校6—8名。分配给民办学校的教师,由人社核算工资、五金标准,民办学校依照工资、五金标准向县财政足额拨付工资、五金总额,再由财政将工资统发到个人,五金缴纳相关部门。
到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完全采取自愿的方式,工龄连续计算,中途想离开民办学校,只需暑期向从教的民办学校和教育局出具报告,教育局负责另行安排工作。在民办学校任教的带编教师,依照公办学校教师退休年龄退休,退休后,由财政依照公办学校退休教师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湘阴先进做法的好处
湘阴支持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先进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确保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成立城东实验学校,县教育局支持该校在全县中小学招聘优秀教师52名,组建强实的骨干教师团队。成立知源中学,县教育局支持该校向全县学校择优招聘56%左右的所需在职教师(其中一半是从县属高中选择,并保证每学科有一名以上把关教师),以后视学科与变化情况的需要,逐年补充适量的骨干教师。目前这两所学校的带编专任教师仍在59%以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18 %,中级以上职称占 64%,高级以上职称占12%,学历合格率达100%,30岁以下占32%,30-50岁占60%,50岁以上占8%,结构合理、质量可靠。
二是确保了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的落实到位。无论是自愿到民办学校任教的教师,还是由教育局招聘双向选择去民办学校的教师,工资、五金等待遇都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同时,对民办学校自聘的非编教师,县局也监督其工资、五金等待遇的落实情况,有力促进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
三是促进了公、民办师资的优势互补。因为待遇的均衡和稳定,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可以根据需求,很好地进行师资交流,近三年由公办学校去民办学校的教师21名,由民办学校去公办学校的教师 16名,有力促进了公、民办学校之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了优势师资资源的共享,促进了生物、地理等短缺科目的互帮。
四是提升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的稳定极大地调动了民办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城东学校历年初中会考稳居全县最前列,教育目标管理县级评估总分连年获得初中系列第一;知源中学办学一年一个台阶,2009年二本上线 318人,占参考生的48%,居全县第二,2010年二本上线386人,占参考生的48 %,居全县第一,2011年二本上线 455人,占参考生的54 %,居全县第一,2012年二本上线 478人,占参考生的54 %,居全县第一,2013年高考又创佳绩,本科上线率居全市市级示范高中第一位,文科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科教学人均分在市级示范高中中排第一,其余学科排第二,被评为岳阳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湘阴做出先进做法的原因
湘阴之所以能在支持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上迈出可喜的步伐,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湘阴民办教育的发展是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从招商引资创办城东学校,到调整教育结构,创立知源中学;从整建民办幼儿园,到设立民办教育奖励基金这一直线发展的路线,都说明县委县政府给民办教育的关心有多大,民办教育的发展就有多快。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解决民办教育方面的具体问题平均每年不少于一次。每次都要决议解决1-2个问题(见2005第八次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和2004第31次县长办公会议纪要)。
2012年成立湘阴县民办教育协会,县长十分关心,指示财政预外拨付2万元会务费,成立之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工作。县长委托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表态,每年由财政预算18万元民办教育基金,主要用作民办教师奖励。
二是部门支持。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湘阴县各部、办、局重视支持民办教育:在公、民办教师的调配交流上,人事部门给政策;在民办学校新教师的招聘上,编制部门给编制;在民办学校教师工资发放上,财政部门纳入系统统一管理;在民办学校的收费上,物价部门参照公办学校核定标准;在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上,教育部门坚持公、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等等。2004年8月,知源中学刚建立,县一中共调出30多名专任教师支持知源,其中确保每科有一名高三把关教师,以后两校教师吐故纳新,都由教育局制定方案,定期选拔。每年全县招录大专院校示范类毕业生,首先考虑民办学校的师资需求,教育局举行招聘考试、考核和面试,由县编办调节编制,由人社部门完善录用手续,核定起点工资等待遇,由县财政核发工资。
三是制度保证。推进民办学校的发展,湘阴县取得了制度保证:政府定期议教制,每年召开一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民办学校的发展;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每年召集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民办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跟踪管理制,县教育局民办股、基教股、安全股等股室针对民办学校的各项业务工作进行跟踪管理。
推广湘阴经验的几点建议
湘阴在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厅的高度表扬,得到了诸多兄弟地市的学习,我市更应当仁不让。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推广建议:
一是尽快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
二是由政府牵头尽快组织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前往湘阴以及有类似先进做法的河南、山东、温州等地进行调研。
三是尽快拿出学习湘阴经验的具体意见,加大公、民办教师的交流力度和财政的保障机制,建立我市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议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全面发展的意见。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