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再保在2012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年会上发言材料
2012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年会上发言材料
播撒绿色种子,培育“两型”下一代
带领全市百万青少年建设生态文明30载所为
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创办人朱再保
我是湖南岳阳市军队干休所退休干部,岳阳市环保志愿协会,洞庭湿地之友等50多支环保NGO的创办人,今年85岁。在新中国6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我只做了两件事。为了人类的和平,当了34年兵,其中抗美援朝8个年头。因患晚期胃癌,1966年1月,切除了自己的全部胃和横结肠,当时医生们预言:“最多活五年”。因此,不到40岁,我被终身离职休养。但是,我不想躺养等死。1978年3月,我走进了学校,自荐为义务校外辅导员。带领同学们学雷锋当好人。最终选择了“人类另一种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课题。1983年3月,我响应当时国家环保局的号召,在本市中小学倡导环境教育,这一干又是30年。30年来,我以全市100万在校青少年,及其至少200万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以大社会、大自然为课堂,格守自己制订的“遵纪守法、紧跟中央;立足本地、接轨全球;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无偿服务、持之以恒”的“自律承诺”。先后开展了累计5000多万人次的诸如:普及环保知识,湿地保护、淡水国情、生物多样性保护,接轨全球环保,参与本市绿色创建、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环保社会实践,发展环保NGO等九大系列,共200项环保主题教育与实践行动。2006年以来,主要开展“两型学校”、“两型家庭”、“两型公民”创建活动。取得了丰收成果。由于时间有限,下面,主要介绍环保实践系列中的几项成果。
例一,坚持普及环保知识。人们的环境意识,来源于他们对国际国内环境问题现状的深刻了解,及掌握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我分别开展了环境警示教育、环境法律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参与教育、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发展观教育等“五大教育”,培养授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及全球公民意识等“五种意识”。30年来,我为城乡学校师生作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情辅导报告1600多场,编写宣传辅导资料上百个专题、80多万字、印刷500多万份,免费发放,供师生家长们参考。
例二,坚持湿地保护宣传与实践。森林、海洋与湿地,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岳阳市有“湿地王国”之称,境内有大小河流300多条,13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600万亩水稻田。特别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名录。其标志性保护物种是数十万只在此越冬的候乌,岳阳市被授予“中国观鸟之都”。然而,长期以来,该保护区始终不平安。每到冬季,盗猎鸟类猖獗,一年四季滥渔。为此,1985年,我倡设了至今全国湿地系统唯一的“冬季爱鸟节”,已连续举办了28届无间断。为了更加广度、深度与力度地保护该保护区,2005—2012年的8年间,我们协会在环东洞庭湖的四县(区),发动80多个社区(村组)的70万公众,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社区,打造洞庭平安湿地”网络行动。倡导他们践行“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的“湿地四护”及“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洞庭候鸟”的“护鸟四不”公约。社区、村组、家庭、父子分别签订“四护四不”承诺书。其监督者,就是上列地区20万在校的“湿地小使者”们。因而,杜绝了重大盗鸟案件的发生。2008年,洞庭湖区发生冬汛、湖水陡涨7米,鸟类栖息与觅食地淹没湖底,鸟类发生了饥荒。我们立即在本协会7万会员中发动献爱心。捐款购买稻谷15吨,救助鸟类,并从此成立了“助鸟小基金”以备后用。1997年实施第一个世界湿地日以来,我们连续纪念了17个湿地日。
湿地保护成为我们协会的一个品牌项目。2003、2005年两次派代表参加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亚洲湿地周活动,2011年10月中旬,我代表中国环保NGO出席了“亚洲湿地论坛”,并在论坛上推介了岳阳市民间湿地保护运动的经验材料。
例三,大力营造防洪、护水、碳汇林。1999—2002年,我响应团中央“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开展了“保护洞庭母亲湖行动”,捐款26万元,在华容县幸福乡五公里临长江大堤外侧,植防浪林18万株,早已成林,成为垸民们的安全林,成为数千只白鹭的天堂。2003年,我获福特汽车环保奖,奖金3万元,想办一件事。为此,我以这3万元为引子,联合市区10多所中小学,共捐款23万多元,在市区80万市民唯一饮用水源地的铁山水库畔,植护水林18万株,(其中,我自己植树42000株),命名为“生命源林”。两地34万株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碳6400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其经济价值至少2000万元,全部收益归退耕还林农民所有,并成为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基地。植树项目将继续下去,目前,又有3所中小学的近万名师生报名造林,加上我第二次获福特汽车环保奖,其奖金全部用于植树。因此,2013年的植树规模将创历年新高。
例四,倡导家庭节能减排。2008年,我获斯巴鲁生态文明传播奖,奖金2万元,加上“八一”慰问金1000元,又想办一件实事。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我从多方筹集资金共20万元,在全国率先翻印由国家科技部编制,中央17部委共同推荐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50万册(14吨)免费发至全市各地每一所学校,要求各学校将《手册》内容覆盖全市80万户学生家庭,拉动全市250万师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
例五,坚持开展收旧利废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环境教育要知行统一,重在行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倡环境教育的同时,我就发动市区12万学生从最简单、又意义重大的回收废品行动。1983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出“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号召,我组织学生们收废品捐款400元(当时1元钱可买100斤大白菜10斤大米)。30年来,累计回收废品两万吨,创收300万元,用于资助了16000人次的贫困孩子上学,还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两次植树集资50万元,均为同学的拾废品所为。对于青少年收废品是他们低碳行动的重要表现。
几点感受
3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会是,要领导好NGO、当好一名志愿者,要坚持一个“紧跟”、发扬“四种精神”。
一个紧跟是紧跟党中央、中央国家机关的环保战略与部署。只有跟中央,开展的活动才具有时代感、创造性和号召力。我做到了“中央有号召我就有行动”。
1996年12月下旬,国家环保局联合中宣部、国家教委颁布了“九五至十一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7年3月,我就在全市学校贯彻之,并在全省率先三年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作出“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部署,2006年以来我就宣传“两型”,实践“两型”;2011年4月,环保部、中宣部、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十二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我立即翻印两万份,召开全市教育系统代表会议,部署“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行动。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开幕,听了胡总书记的报告, 9号我就下到学校,宣传“美丽中国”精神,并落实到当前行动上。
“四种精神”是,作为环保志愿者,要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刻苦学习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
我35年的志愿者服务总时间超过一万天,十万小时以上,骑单车,乘公交的总里程,相当于走了10回“红军长征”路,200项主题活动的总策划,总协调,总组织指挥,80多万字的宣传资料编写等工作均为我一人所为,大病只住家庭病床,小病小看医生,如果以8小时计一天,一年的工作日超过500个。2012年,我虽然85岁了,但我仍组织开展了300万人次的11项大型活动,其中深入全市8个县市区130多所学校,面对面地指导他们如何创建“两型学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0多年来,我不仅无偿服务,还贴出现金15万多元,自己则过着近似苦行僧式的生活。
论学历,我只能列入文盲一类。为了搞好自己宣教工作,每年自费订阅10多种报刊,购买了600多册相关图书。通过刻苦自学,使自己头脑敏锐,信息灵通,思维超前,成为内行。
做人与做事,贵在始终如一。我实现了这个要求。2002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我的评语是:“一个人一生都做好事很难。朱再保不仅一生做好事,而且把好事着力点放在环境保护上。他不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有当今时代的科学文明头脑。这是一个充分体现着‘三个代表’精神实质的好典型,值得大大发扬”。
30多年来,我共获各级奖励已超200项,其中全国级奖励80多项,几乎囊括了国内全部环保大奖。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两任党中央总书记6次接见并合影。
老牛已知黄昏尽,不用杨鞭自奋蹄。我将为“美丽中国”事业干到腿不能走,嘴不能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