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好家风
来源:老干科   2016-01-19 15:24
浏览量:1 | | | |

一、传家训

我家世代祖居岳阳城区乾明寺。抗日战争前,我家有一个近500m2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可算是当地一户殷实人家。

1938年岳阳沦陷,我就出生在这个战争年代里。当时,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炸得岳阳城里百姓无处安身,我父亲当时年仅二十,就与年幼的叔父带领全家老小离乡背景,逃往沅江、南县一带“躲兵”,父亲兄弟俩在外相依为命,以榨油饼、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每日每时担心受吓,唯恐日寇扫荡、烧杀掳抢。经过八年全民浴血抗战,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我们全家逃难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时,整个岳阳城里满目疮痍、废墟一片。我家老屋已被日寇飞机炸平,只剩下残砖碎瓦,一幅凄凉景象。

岳阳光复后,几年间,我家祖辈又在老屋基地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才建起了这个家。

我的曾祖母是清朝咸丰年间(即1860年)出生的。她为了这个家的兴盛,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了一辈子,1953年4月在乾明寺老屋里去世,享年83岁。临终前夕,她还谆谆告诫我们全家子孙,一定要牢记李氏家族祖传家训:“忠孝、礼仁、勤俭、守信”。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李氏家族家业发达,人丁兴旺,现已是一个近百人的家族,享誉岳阳城,经过上十代人的传承发展,共同努力,我们李氏家族祖训已经形成了以下八句话: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昌;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

一生诚为本,薪火万代传。

二、孝父母

一九五四年,我父亲这一家从乾明寺老屋搬至了朱家咀,搭起了一个木心架子屋,暂时栖身。几年后,父母又带领子女们自己动手烧砖做屋才有了安身之处。我家房子背靠山丘,西临大桥湖畔,这里随着城市的改扩建,兴修了岳荣公路,当时我家房子低于城市水平线近2米。2010因市里修建污水处理厂,我家房子正好处于污水处理厂的围墙下,每到下大雨时,城里污水就会倒灌到我家小院,整个村子也相继遭灾……2012年,时任市长盛荣华亲自来我村调研,并登门慰问了我那年过九旬的老母,此一情况曾在《湖南电视台》、《岳阳电视台》的“市长访谈录”栏目里作过报导。市长当众承诺“一年后,此处居民房屋拆迁搬进新居”。2014年6月,老人和邻居们已经兴高采烈搬进了安置小区。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是人民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再也不用因淹水发愁了!”

我父亲是1988年逝世的。母亲年事已高,身边需要人照料,加上当时几个弟妹尚未退休,有的还有外地忙于带孙,年复一年,我作为家中老大只能带头,在老母身边尽孝。亲友和熟人总是夸我是个“大孝子,自己年近八旬的人了还在做崽!”我说“值得”!我虽这个岁数的人还有“妈”叫,这是我的幸福和快乐。俗话说:“万事孝为先,堂前父母大于天”!

在母亲身上有许多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和发扬。老母亲养育六个儿女,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一辈子。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她在自家房屋后开荒种菜,喂养牲猪和鸡鸭,没有让儿女们饿过一餐肚子,她还不厌其烦把自己手上的“绝活”传给儿女们,如做南瓜粑粑、磨米豆腐、包饺子……

老人现已96岁的高龄,但还生活基本自理,有时因身体不适卧病在床,我们就去请医师上门为她打针、服药,家中还为她老人家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在老人的房间还为她安了空调和电炉取暖,总之,老人为我们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我们要让老人愉快地度过人生最后的里程。

三、子孙贤

我的祖辈家庭生活贫困又逢战乱,真正读书之人不多,但我表叔周岳森(地下党员,岳阳迎解第一人)抗日战争与我祖辈同住一个庭院,对我父辈和后代影响极为深刻,他经常告诫我们:“人从书里乖,有书不读子孙愚”。

我有两个儿子,均已在外成家立业,大儿子李涌1987年在岳阳市一中高中毕业,考入四川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大学毕业分配在洞氮热电厂工作,2000年申请去法国留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回国,现任浙江润华集团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大儿媳系浙江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现留校任教。二儿子李勐1990年岳阳市一中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去海南、广西边防服役三年,后考入重庆市军事后勤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调入驻港部队机关工作,在部队共计服役18年,营职干部转业,现在深圳市福田区委机关工作。二儿媳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她坚持自学,去年获得了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

俗话说:“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贤”。我们的儿媳和两个孙儿,他们离老家较远,长期不在我们身边,但他们逢年过节仍“常回家看看”,给我们家庭带来欢乐和温暖,儿孙们还经常来电话向我们两个老人问寒问暖,就连两个小孙儿也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汇报自己学习和生活情况。儿媳们还经常托人从香港、新加坡买来药物,如治疗风湿病的《千里追风油》、《黄道益》等。

我和老伴均已年过七旬,我家老屋是在五楼,上下楼梯很是吃力。儿媳们在外省吃俭用,去年他们为我们两个老人在“裕降国际”购买了一套电梯房,房子已经装修一新,最近我们已经搬进了新居,上下楼梯比以前轻松多了。这要感谢儿子媳妇们的一片孝心,用我们的岳阳话来说:“屋檐沟里水,点点滴在现涡里!”

四、夫妻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的老伴是我们家庭的纽带和润滑剂,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从事居民工作近三十年,1971年入党,是一个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居委会担任过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等职务,她一生好施仁爱、助人为乐,居委会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或无职业者她都给予关怀照顾,并经常为他们买米、送煤,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她曾两次当选为岳阳楼区人大代表,一次当选楼区党代会代表。

我的老伴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受过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她经常诵读《增广贤文》的经典教育子孙。如“善事可作,恶事不为”、“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她还经常教育子孙“要友兄弟睦四邻,要尊敬长辈,友善亲朋、戚友。要学会和善、宽容……”

我的老伴身患有严重的风湿毛病,每当季节交替时,总是腰痛、腿痛,疼痛难忍。于是我就当起了“家庭医师”,每天为她按摩或是用艾炙薰烧2-3次,直至病痛消除为止。

我作为一个老年人深深懂得:“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老,容貌可以老,但唯一不老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对整个家庭的爱意……”我为了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我坚持参加岳阳老年大学学习已近七个年头,先后在楷书班、诗词班、诗联班坚持听课。去年已获得岳阳市老年大学毕业证书,并加入了岳阳市诗词协会。近两年来,我还在《岳阳诗词》等文艺刊物上发表诗词、楹联习作三十多首。另外,我还经常参加小区的打门球、乒乓球活动,以此活跃人体身心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这个小家同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在祖国大地上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我们为传承祖训、家风,已经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让祖辈们积淀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立足于社会,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溶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

                                                                     李斌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