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郅文
岳阳市一中的白玉兰文学社是2001年成立的,迄今她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
当时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新形势要求,课外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如火如荼开展,每周四下午第七节课都有各种讲座举办,课外社团纷纷成立。于是,一中的白玉兰文学社从“洞庭湖”畔走来,沐浴着新世纪的“淳风”,在一中的校园里绽放了。
新的文学社为什么取名“白玉兰”?我当时是语文教研组组长,是这个文学社的辅导老师之一。好像是成立时有社员说她最喜欢校园里遍布的白玉兰树,花开时巨大的翠玉盘烘托着一朵朵莲花般的白玉花,常常引出她无边的遐思……她提议把这个芳名冠在文学社头上,获得很多同学的鼓掌。
从此,白玉兰文学社活跃在校园内外。我们讨论三国,探究红楼,吟咏唐诗,欣赏宋词;我们在岳阳楼前领悟范相的心胸,在怀甫亭中感受诗圣的情怀;我们去湖滨踏青,在绿茵毯上寻梦,我们在广阔天地远足,在洞庭湖畔采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学社的社员,在高考应试的缝隙中,获取着一片片阳光,一滴滴雨露。我们的心胸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缪斯女神给了社员们智慧和动力,送来了白玉兰盛开的季节。
丰富的活动激发了社员的创作热情,一篇篇文章得到同学老师的赞赏,有的班级自己打印出刊了。我任教的288和293这两个班,家长积极性很高,争着为孩子们印刷装订成书。
看着这一篇篇稚嫩却美妙的文章,一本本印制粗糙的“书”,语文老师动心了:为什么不办一个校刊呢?这一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拿出经费,校长游庆福、书记陈荣华亲自顾问,校团委书记陈学文主持,语文组的老师加上美术老师程继军、摄影老师吴天健协助,2001年下学期,白玉兰文学社刊应运而生。
趣味横生的栏目,丰富多彩的体裁,漂亮的装帧插图,正规的印刷装订……第一本《白玉兰》在老师学生手中翻阅,大家像怀抱初生的婴儿,无比激动兴奋。此后,刊物一学期出一次,质量一次比一次高,装帧一次比一次漂亮……
市一中《白玉兰》的出版,在岳阳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时教育局副局长李海林、湖南理工学院副院长余三定,分别给校刊写刊首语,他们鼓励社员的创作热情,指导他们的创作,理工学院的教授还亲自来给社员们讲课。李海林曾说《白玉兰》比当今社会上有些文学刊物办得还好,很有特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记得2002年上期,省里的督学来学校视察,看了我们的《白玉兰》后很感兴趣,问能不能参观一下我们的活动。学校把这个信息告诉我,要求当天下午第七节课组织一次活动。中午,我找到当时的社长、高一年级的刘智同学去布置任务。刘智笑着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有现成的节目可以拿出来。原来,当时高二年级语文课本上有戏剧单元,上课时有不少班级就演过课本剧,再加上诗歌朗诵,相声快板,可以组织一堂精彩的活动课。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第七节课的活动,没想到孩子们真正是才华横溢。他们模仿的双簧让人忍俊不禁,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也挺像那么回事。让我没想到的是,288班演出了课内剧本丁西林的独幕话剧《三块钱国币》,课堂上我只是让他们分角色朗读了,现在他们就利用中午时间排练出来了,调皮的王殳凹同学把伪警察演得惟妙惟肖;更让我没想到的是,289班还演出了曹禺的《雷雨》,而且不是课文的节选部分,平时腼腆安静的古微同学,竟女扮男角饰演周萍,那对话的语调,那表演的神态,竟是一个活脱脱的周萍!
活动大获成功,孩子们真的太可爱了!
这就是我们的白玉兰文学社,绽放在岳阳市一中校园里的一朵奇葩!
我退休已经12年,但白玉兰文学社还在,《白玉兰》刊物仍在,而且办得更有创意。
祝愿白玉兰花在岳阳市一中永远灿烂!
作者系岳阳市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