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中】“主题党日”上云山 扶贫助学暖寒门
来源:信息科   2018-04-18 08:23
浏览量:1 | | | |

春雨油贵,柳色黄金嫩。一场有约而来的春雨,将大地万物唤醒,滋润出最美春光……

4月13日这天,是岳阳市第十三中学党总支开展“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的日子。上午,天公作雨,由校长刘建光领队的扶贫助学党员先锋队在风雨中出发了,目的地仍是云山学校。

云山学校地处大云山腹地,交通不甚便利,办学条件简朴,一至九年级共有学生200多人,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贫困学生比例达到31.5%,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贫困学校。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对于云山学校和山区的孩子来说,却是“穷在深山,富有远亲”。两年前,市十三中响应上级号召,落实市教体局精神,牵手山区学校,与云山学校结对帮扶,成了“一家人”。两年来,刘校长在这里认领了20名特困“小亲人”,走上了一条“常回家看看”的路。

扶贫还得自身硬。作为扶贫的主力军,市十三中党总支创新务实抓党建,一锤接着一锤敲。本学期来,积极探索工作方法,提出了“党员活动日+”新举措,把阵地建在工作一线,把党员带到活动现场,通过两把“刷子”锤实作风,锤炼党性:一是积分管理。把“积分表”打造成彰显党性的“晴雨表”,学校全体党员一人一表,分类量分,逐日积分,用“积分”晒好党性;二是创新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学校支部常规活动抓实“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主题活动创设“自选动作”,围绕初心,别具匠心,把党建工作做出样、做出彩。

一路春雨匆匆行,脚步殷勤忙探看。路上,春雨仍忙个不停,车子仍颠簸着前行……为确保此次扶贫活动顺利进行,途中,刘校长再次叮嘱大家:深入了解,用心体验,要将“党员活动日+扶贫助学”活动落实在点滴行动上,升华到思想认识上。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自精准结对帮扶以来,市十三中人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又一个‘家’”。一跨进“家门”,刘校长就对云山学校的负责人直抒来意。参与本次党员日活动老师们来不及歇歇脚,总支委员张支前老师就组织老师们分头行动:有的来到孩子身边,递上夹带的“私货”——个人捐赠的学习用品,有的去到阅览室送上学校赞助的图书资料,丰富山区孩子的小书架,有的走进山区教师的办公室,体验不一样的“芳华”岁月……“感同身受,感人至深”,现场体验让参与活动的老师深受教育,纷纷感言:纸上得来终觉浅,党性教育要躬行,今天的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孩子们的近况怎么样,孩子们的学习进步了多少……老师们最牵挂的还是两年前刘校长在这里结下的一群寒门“小亲戚”。在与孩子们的见面会上,云山学校的老师请来了20名特困孩子,老师们再次与孩子们面对面座谈、交流。刘校长走到孩子们中间,一一亲切问好,并给每一位孩子送上一份爱心助学金,鼓励他们树立信息,战胜生活上的困难,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活动过程中,两校党员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刘校长表示,扶贫助学是党的大业,也是每一个党员的事业,我们都是责任人。他要求大家一定不忘党心、初心,做精神上的富裕户、扶贫中的坚守着。座谈过程中,两校老师们谈教育、晒情怀、悟党性,“做麦田的守望者,教育需要坚守”, 对山区教育,老师们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用爱滋润,守护花开”, 对寒门孩子,老师们的帮扶多了一份炽热爱心。

……

如果说苦难是一所学校,生活何尝不是最好的老师。下午,当我们离开云山学校时,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认真地上着课,课堂外仍是“帘外雨潺潺”, 孩子们的生活仍将继续。如果说教育是静待花开,我们唯有用心浇灌;如果说春雨是润物无声,我们唯有育人有意。山区的孩子,甚至你和我,人生难免不烦忧,何以解忧?或许,你我既是当事人,更是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