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俯瞰新运营 点金大数据 论战新模式
来源:体育产业科   2016-05-16 08:33
浏览量:1 | | | |

2016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于4月21日下午在福州召开。今年的论坛除继续关注体育场馆经营与开放外,还首次加入体育场馆新升级、“六普”数据独家解读以及细分行业调研数据公布等内容,用更广阔的视角,观察最细微的行业发展。

近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持续性推动下,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得到高度关注,舆论对已建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报道屡见不鲜。随着国家政策对体育产业领域的逐步放宽,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场馆开始尝试将更多的场地面向社会开放。但其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也被逐一摆在大家眼前。

俯瞰:行业视角下的运营之路

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连续三年为行业带来场馆运营解决方案,从设计、引资、赛事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给出合理规划,引发行业热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民间资本投入其中。

而今年,行业论坛则是立足于产业高度,将每个场馆更加具象化、个体化,同时以“发展”为关键词,围绕主论坛“大时代、新格局”的主题,继续寻求体育产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大型体育场馆商业化运营之路。

当天的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明晏,发布题为《联合各方力量,引领体育场馆新升级》的致辞,从全行业高度对体育场馆未来进行展望。他指出,过往几年在产业新政的推动之下,中国体育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将在新时期的国民经济中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平台内容及消费升级,体育场馆行业的未来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成为国内外体育产业的主流话题,包括移动互联网、运营空间改造等方向,将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的运营能力,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体功能,在体育产业新阶段发挥更重要的引擎功能。

为此,他希望,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能够继续为场馆行业发展带来新观点、新实践、新成果,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贡献新力量。

点睛:体育场馆的大数据和小行业

今年的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和往年不同,精细化的大数据解读成为全新亮点,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数据并不一味追求高大全,而是立足于体育产业视角的同时,对细分行业进行了精准调研,将一个新兴的体育场馆营造行业展现在公众面前。

2014年年底,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对外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将我国现有体育场馆组成和现状,通过大数据进行了全景呈现。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秘书长冯金虎就围绕此次普查数据,为到场嘉宾带来倍受行业瞩目的《体育场馆“六普”数据再解读》,通过深度分析,寻找数据中呈现的体育场馆短板,同时扩大现有优势,让行业从业者更加了解行业现状,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

同时,他预测,未来将快速发展的场地类型为足球类场地、冰雪场地和户外运动场地。体育场地今后10年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小型体育场多功能场馆和各类户外休闲场地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将会增多,未来5年国家将逐步建成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网络;足球场地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中国足球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每万人将拥有0.5-0.7块足球场地;未来5-10年,冰雪场地设施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将获得快速发展;户外休闲场地:登山步道、营地(如汽车露营、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将会增加。

而同在论坛现场公布的《中国体育气膜行业白皮书》则将一个细分行业的发展轨迹展现给了到场听众。2006年至今,经过近十年发展的中国气膜行业从无到有,并再度细分为体育气膜建筑行业。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逐渐出现在公众眼前并得到广为熟知。

但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却告诉我们,中国体育气膜建筑的发展依然有着很大空间,同时受到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制约。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体育领域气膜市场呈现两极化增长态势,项目分布较为集中,企业市场占有率两极化严重,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度较低,行业需求不稳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消费者对气膜建筑的认知与市场需求不足,产品标准化执行力度不够等种种制约因素,导致行业不断在曲折中摸索前进。为此,报告还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科学化建议和应对策略。